大家好,在3.3加入了新的挖礦機制(後稱“核心挖礦”)之後,挖礦不再是像以前那般,只能拿著挖礦雷射對著小行星射射射了。
新加入的衝蝕礦槍、開採飛彈和爆破炸藥讓挖礦過程變得極為有趣,而官方新加入的高價礦石更是讓3304年末的銀河系進入大規模的淘金熱。
一些高價礦石的均價,其價格根據星系經濟、狀態甚至可以賣到均價10倍以上。
(如我就賣過1噸160多萬的蛋白石,爽)

在正式說明之前,請確保已掌握下面的流程,這裡不再詳述:
注意
若要進行核心炸礦,飛船最少要有中級武器掛點和至少6個內部部件槽(且最大槽建議至少5級以確保貨倉容量)。
新手神器Type6運輸船因缺少中級武器掛點(爆破炸藥發射器最小級為中型)而無法進行,否則實為最佳選擇。
如此一來,適合新手進行核心挖礦的最便宜、且具備足夠貨艙容量的飛船,就只剩下Type6的親兄弟——Keelback——了(這貨在有護盾的情況下貨艙只有32噸,但以核心挖礦來説算是夠用了)。
有一頓經濟能力的當然推薦用更大的船,比如Python或Krait之類。
核心炸礦所需部件
探勘
- Pulse wave analyser
- prospector limpet controller(記得買無人機)
- Detailed Surface Scanner
挖礦
- Abrasion Blaster + Seismic Charge Launcher
- Mining Laser(核心炸礦用不到,但建議至少帶一副)
採取
- Collector Limpet Controller(記得買無人機)
精煉
尋找
在新的開採機制裡,可以直接在hotspot知道是否富含該礦物。
而透過爆破炸開小行星可以取得小行星核心的大量內部礦床(deposit)儲備
在探勘無人機掃描後,就會顯示小行星是否有核心,又是哪類礦物
而核心裏的高價礦石才是我們的目標。
礦床的含量大,幾乎1、2顆就能提煉為1噸的商品。一顆小行星如果正確爆破完全開採,可以得到10多噸礦物(貌似後來數量有減少一點)。
尋找過程中比較看臉的就是,並非所有小行星都可以爆、而可以爆的又並非一定有我們所要的礦物
如果核心是其他礦石,沒興趣就去找下一個小行星。
可爆破的小行星外形特徵:
因此,貨倉容量大的話可以攜帶更多無人機確保能找到可炸的核心礦,無人機少就是考驗運氣和分辨能力了(否則用完了就合成吧)。
根據貼吧網友冒泡哥dwight的經驗
可炸毀的有核小行星有三大特徵:
- pulse wave analyser掃描下有非常鮮豔的紅斑

- 與一般的小行星不同,在光面上的尖銳紋路是重要的特徵

- 有核小行星一定有表層礦床

- 證實

開採
開採過程請看挖礦教學。
賣出
在取得礦物後,到哪裡販賣也是一個頭痛的點。
目前,遊戲裡上述的貴重礦石一律沒顯示出入口空間站、在星圖上也沒法顯示其貿易路線,所以只能用INARA(撰寫時EDDB尚未更新)來尋找你附近可販賣的空間站(當然也可以先找到有最高賣出價的地方,再到附近找可挖的地點)。
打開INARA網站
點擊上面的【Galaxy】,左邊選【Commodities】,在列表中找到你要販賣的礦物(這裡以Void Opal為例)。
在右邊Commodity Seach的【Near star system】欄位輸入你所在的星系名稱,點擊【Search】。
下面列表選擇【Best Sell】找到最佳賣出地點。
透過距離篩選(我懶得跳),然後在各價格間做拿捏。
(要注意右邊的【Updated】是多久之前,盡量別太久)

為什麼不直接告訴我哪裡可以挖?
因為hotspot裡可炸開的小行星數量是所有玩家共享的,會越挖越少。
如果是別人告訴你的地點,一定是別人挖過的,剩餘量也不多,乾脆自己找。
爽
